返回

第五百五十二章 拜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蓝玉的拱手行礼,朱标的视线落在了蓝玉身侧的马和身上。
马和,也就是将来七下西洋的郑和。
算算日子,当前不过是十三岁的年纪。
兴许是作为俘虏在路上的待遇不好,又兴许是这一路上担惊受怕。
眼前马和的身形较同龄人要瘦小得多。
感受到朱标的目光,低着头的马和大气都不敢喘。
尽管他不知道面前坐着的大人物是谁,但对方可是令蓝玉都低头的人物。
在马和心中惴惴不安的同时,朱标从椅子上起身,来到了马和的跟前。
尽管如今的马和年仅十三岁,但有些事,已经可以提前做了。
比如提前让马和学习知识。
要想达到能够执掌百艘船,数万人的地步,学识必不可少。
而他,也为马和找到了一位老师。
那老师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郑和的老师道衍。
如今的道衍,除了平日里帮助他处理政务以外,日常的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国子监中。
因为前段时间,他对国子监进行了改革。
除了教授《四书》《五经》之外,他还将从店家那获取的物理,化学等“理学”内容,也加入到国子监的课程中,以此来培养一批不一样的人才。
既然是新加入的课程,那必然要编写一套全新的教材。
而道的任务就是这个。
这几个月以来,道行与国子监祭酒,司业,博士们合力编写了一套初阶“理学”教材,并且已经正式开始教授。
而在此过程中,大抵是接触到了“理学”中那光怪陆离的世界,最近一段时间的道衍沉浸在“理学”当中,并时不时地找目前另一位“理学”大家,工部尚书陶成道交流。
念及至此,朱标收回了思绪。
接下来,他便要带着马和,前往道衍所在的国子监。
“马和,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朱标说罢,领着马和朝殿外走去。
蓝玉见状,犹豫一番后也是跟上了朱标的步伐。
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搞清楚太子殿下特意点名马和的目的。
原本他打算昨天晚上询问,但被后世之事耽误。
从后世返回大明后,又因为马和之事,又未来得及询问。
所以,接下来,他打算找个独处的机会,好好向太子殿下打听一番有关马和之事。
......
国子监,作为全国的最高学府,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太学。
后来,隋炀帝杨广时期,才定下了国子监这个名称。
之后,国子监的名字一直流传了下来。
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在应天府恢复国子监。
而选址,则定在了曾经刘宋时期国子学的所在地,鸡笼山脚。
鸡笼山距离紫禁城并不远,只有十几里地的路程。
因此,朱标一行人,仅仅花费大半个钟头,便来到了国子监的大门前。
一行人从马车上依次走下。
排在末位的马和,望着身前的朱标,面露激动之色。
就在刚刚,他获悉了眼前男子的身份,竟然是大明的太子朱标。
同时,他也知晓了,太子朱标特意召见他,并将他带来国子监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拜师。
说实话,当他知晓这个消息时,心中是有着不少疑问的。
要知道,他如今的身份,可是一名俘虏。
结果,大明的太子朱标竟然亲自带身为俘虏的他前来拜师!
此番行为,令他受宠若惊。
他也曾经就此事询问太子朱标,为什么如此看重他。
太子朱标只是笑着告诉自己,不久后他便会知晓所有的前因后果。
虽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何这么说,但他对接下来的拜师充满了期待。
就在马和好奇地环顾四周时。
他蓦然发现,国子监的上空,漂浮着一个奇怪之物。
“太子殿下,不知那是何物?”
经过刚才马车中的交谈,马和也与朱标熟络了,因此,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也敢于询问。
循着马和所指的方向,蓝玉发现了漂浮在空中的热气球。
面对着这个形似孔明灯的热气球,蓝玉眉头紧锁。
现在距离上元节,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放孔明灯干嘛?
而且,即使距离如此之远,他也能够看出国子监上空的孔明灯很大。
不仅如此。
孔明灯的下方,还拴着数根绳子,就仿佛怕孔明灯跑了一般。
甚是奇怪。
盯着天上的热气球看了几息,忽地,蓝玉眼神一凝,双眼微眯。
孔明灯上,似乎有人!
F............
孔明灯上怎么可能有人呢?
蓝玉有些不信邪地揉了揉眼睛,随后继续朝孔明灯望去。
不会错的,孔明灯上确实有人!
意识到这一点后,蓝玉下意识地望向侧前方的朱标。
他发现,太子殿下的脸上一脸平静,似乎对于此事并不惊讶。
这意味着太子对此事早已经司空见惯了。
他前往云南的这两年,洪武一朝究竟发展到了何等地步啊,怎么连载人飞天的孔明灯都有了。
或者说,此物与后世的店家有关?
在马和与蓝玉的等待中,朱标徐徐说道。
“此物名为热气球,等我们进去后,便可近距离观看此物。”
朱标说罢,领着二人进入到了国子监中。
作为明朝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有学生千人。
其中有会试落第的举人,地方府、州、县学按定额选拔的优秀生员,凭借父祖高官勋爵的恩荫入监的学生等。
按照朱标的设想,将来国子监还会扩招。
例如招收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人。
像明末的宋应星,他改进了诸多武器装备,但是却仅是一县教谕,属实可惜。
倘若,国子监能够招收一些如同“宋应星”一般的人物,待他们学成后,将他们安排到各个部门。
这无疑会加快大明的发展!
一行三人走了十几息的时间后,来到一片空旷的场地。
此时这片场地之上,正围找着一大群人。
大多数人都是学生打扮,但在人群居中位置,赫然有着一位博士助教。
博士,从七品,其是国子监内,经学的主讲官。
一般有五人,分别讲授《五经》,另外还兼授《四书》
而博士助教则是从八品,职责乃是辅助博士教学。
平日里国子监讲解经义、解析文字等日常教学,均由他们负责。
在朱标三人的目光中,原本还高高挂在天上的热气球,缓缓地落在地上。
紧接着,从里面走出了五六人。
这五六人神色各异,有人一脸亢奋,有人腿都迈不动了。
蓝玉此时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先前果然没有看错,这孔明......热气球中,果然有人。
可......为什么这热气球能够带人上天?
难道只需要将孔明灯做大就行了吗?
“你们可知,为何这热气球能够飞天?”
人群中央的博士助教,适时地将蓝玉心中的问题问了出来。
蓝玉立马聚精会神地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马和与蓝玉有着一般的反应。
而且,他还比蓝玉多了一份震惊。
根据圣训记载,能够飞天之人,只有先知,天使。
当年,先知穆罕默德乘骑仙马,从麦加飞到耶路撒冷,随后升入天际。
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18......
明朝似乎随便一人就能飞天。
“先生,我知道,这是空气受热后引发......”
在旁听着的蓝玉与马和傻了。
对方的话语就和天书一般,完全听不懂。
蓝玉倒是没有在此事上有过多的纠结,因为他一开始也没指望自己能够听懂。
“殿下,不知这热气球能够飞多高?”
蓝玉一脸热切地向朱标询问道。
如果飞得足够高,他是不是能够见到天上的神仙?
而且,从高空俯瞰大地,不知又会是一番怎样的场景。
“热气球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数十丈乃至数百丈。”
数十丈乃至数百丈………………
这高度,能够见到神仙吗?
就在蓝玉思考之际,朱标的一席话,将他拉回了现实。
“蓝玉,你不久后的日本之行,也会配备数只热气球,以作侦查之用。”
“侦查之用?”
蓝玉一时有些不能理解。
“如果没有绳子束缚着,热气球是能够自由移动的,而一旦移动,从数百丈的高度俯瞰大地,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
蓝玉顿时眼前一亮。
他没想到还有这般操作。
一般而言,侦查是派出斥候,骑马侦查敌军动向。
当然,敌军也有可能发现斥候。
但是,热气球却能够从高空俯瞰大地......
此等侦查方式,他闻所未闻。
如果真的实现,那...………
蓝玉脸上的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就在蓝玉想要询问朱标,他是否可以乘坐热气球时,他忽地止住了说话的势头。
他倘若要乘坐热气球,势必要脱离太子殿下的队伍。
而他跟着太子殿下仅仅一会儿的功夫,就见识到此等奇物,那继续下去,不知道还能见识到什么。
况且,太子殿下不是说了吗?
远征日本,也会配备热气球。
到时,自己试验一番不就行了吗?
见蓝玉没有问题,朱标便欲动身。
不过,他注意到了马和的走神。
“马和,马和。”
被朱标连喊几声,马和顿时清醒了过来。
“殿下,还望恕罪,小人刚才走神了。”
“哦?不知因为何事走神?”
“刚刚那位先生提到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降低,小人不知道是何含义?”
“你不知晓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有关理学的知识。
不过,等你拜完师后,在你老师的教导下,相信你很快就能理解这含义了。”
那和瞬间精神一振。
这么说来,只要学会了理学,那就能够飞天。
这下子,对即将到来的拜师,马和升起了无限的期待。
一行三人在国子监中继续穿行,很快来到了一间独立的院落前。
见大门敞开,朱标便领着人走进了院中。
院中,除了一袭黑色裟衣的道衍外,朱标还看到一位熟人。
工部尚书陶成道也在此地。
跟在朱标身后的蓝玉,也没想到会在国子监见到一位熟人。
元末时期,陶成道献上一系列的火器,在战事中屡立奇功。
后来因为不愿做官,所以被陛下封为万户,回到家乡颐养天年。
可现在......
蓝玉的目光看向了陶成道所穿的衣服,眉目跳了跳。
绯袍,绣锦鸡,二品官职。
这职位,结合成过往经历,大概率是六部尚书之一。
好家伙。
他不在的这些时期,洪武一朝巨变!
惊叹一番后,蓝玉将视线移向一身黑衣的道行。
此人......看上去似乎是一位和尚。
和尚来国子监干嘛。
蓝玉眉头微皱,并未将道行放在心上。
从道衍身上移开视线的蓝玉,随机注意到了庭院中央的一个小玩意。
那玩意不大,大概只有半人高,长度约莫六七尺。
就如同一辆小马车一般。
而令他感到惊讶的是。
没有马匹,这辆小马车竟然自己动了起来。
他立马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太子殿下。
如他想得那般,即使见到眼前的奇怪之物,可太子殿下依然还是一副古井无波的表情。
太子殿下肯定如同知晓热气球那般,知晓此物的用途。
朱标的到来,吸引到了道与陶成道的目光。
“殿下。”
“殿下,永昌侯。”
道与陶成道,恭敬地向着朱标的方向拱手行礼。
朱标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了院子中央的小火车上。
“道衍大师,陶尚书,这便是采用了蒸汽机的火车吗?”
“蒸汽机?火车?是啥玩意?”
蓝玉与马和均是一头雾水。
“是的,殿下。”
“如此说来,接下来我大明可是尝试铸造火车了?”
“殿下,可以是可以,但臣不建议这么做。
因为要建造火车,所使用的铁乃是一个天大的数字,所以我们目前应当先将蒸汽机,运用于冶炼方面。”
“这样啊......”
亲眼看过手机上的内容朱标,也能够理解陶成道所说的话。
“如此,就照陶尚书你说的办。”
“是,殿下。”
原本,陶成道在解释完后,是准备直接辞行的。
今日,太子殿下携带着一众人马,来到道衍大师的住所,肯定是为了找道大师。
而他继续留在此地,那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不过,就在他提出辞行后,太子殿下却摆了摆手。
对朱标而言,现在的这个院中,都是自己人,那也没有什么避讳的了。
所以,他也就开门见山地说道。
“道衍大师,我为你寻得一位弟子,其名为马和。”
“马和......”
知晓后世之事的洪武一朝的道,也是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的视线落在了朱标身后的马和身上。
马和听着朱标与道行的交谈,瞬间醒悟过来。
眼前这位身着黑色裟衣的和尚,就是自己的老师。
虽说,这与他的信仰不符,但……………
他貌似并没有选择的权利。
因此,在愣神片刻后,马和朝着道衍行礼道。
“弟子马和拜见老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边军悍卒
三国:我不是刘辩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红楼]明初种田指南
风起明末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被贵妃配给太监当对食后
风起宁古塔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双靥
樱笋时
隆万盛世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