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友谈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朱高煦两兄弟暗中偷窥曹操时,李清照已经来到了一间熟悉的宅邸前。
看着门口停靠的马车,李清照知道,今日宅院中除了好友蔡文姬以外,还有一位她的熟人。
敲了敲宅院门,不多时,里面就传来了一声清脆的声音。
“何人叩门?”
紧接着,门“吱嘎”一声被打开,一位垂髫少女从门后探出半个脑袋。
见到门口一身男子装扮的李清照,少女很明显地一愣。
“你是?”
李清照将脸上的胡子撕下,垂髫少女当即眼前一亮。
“李姑娘!快快请进。”
说罢,垂髫少女敞开大门,将李清照迎了进去。
在宅邸后院的一间亭子中,正有两位女子坐在其中。
其中一位女子三十余岁,手持毛笔,在案几上的简牍上书写着一些内容。
她便是蔡邕之女,蔡琰(yǎn),也就是后世流传甚广的蔡文姬。
事实上,如今的蔡琰字并不是文姬,而是昭姬。
因为后来人记录史书时需要避讳司马昭的“昭”字,于是便将“昭姬”改为了“文姬”,自此“文姬”便流传了下来。
至于亭中另一位女子,正值十八九岁的年纪,此时正托着香腮,盯着她面前案几上的物件怔怔出神。
此女乃是待中辛毗之女,卫尉羊之妻,魏晋时期名将羊祜的叔母辛宪英。
而辛宪英目光所及之物,正是前不久李清照本土化改编的大富翁。
盯着大富翁看了几息的时间,辛宪英抬头看了眼蔡文姬的方向。
原本她是来此找昭姬姐姐的,不过昭姬姐姐正在为丞相记录古籍,所以她也就只能自娱自乐了。
想到这,辛宪英不由得怀念起已经有一年未见的好友李清照。
也不知道好友的脑袋是怎么想的,竟然能够想出如此好玩的游戏。
可惜,自打那日一别以后,她已经有一年多未见到好友了。
就在辛宪英准备继续琢磨大富翁时,她蓦然瞥见,院门口方向进来两人。
其中有一人,正是她刚才心心念念的好友李清照。
“清照!”
辛宪英一声惊呼,令得正在书写的蔡文姬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看向院门口的方向。
被垂髫少女领进院中的李清照,见到两位好友,脸上也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昭姬,宪英,许久不见了。”
见到李清照前来,蔡文姬与辛宪英一同起身将李清照迎入亭中。
在准备好茶水后,辛宪英迫不及待地向阔别一年的好友询问道。
“清照,我与昭姬姐姐已经有一年未曾见到你了,不知这些时日你前往了何处?”
“此事说来话长,我先将此行的礼物交给你们吧。”
李清照说完,将身后的背包解下,拉开背包的拉链,从背包内开始往外掏东西。
见到这一幕的蔡文姬与辛宪英早已见怪不怪了。
不过,随着李清照将东西掏出,他们发现,李清照这次带的东西与以往有些不同。
“清照,这......是瓷器?未免也太精美了吧?”
虽然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
但是直到东汉时期,才出现了青釉瓷器。
而东汉至魏晋时期,算得上瓷器的萌芽时期,与宋朝接近巅峰的水平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因而,在李清照拿出瓷器的那一刻,蔡文姬与辛宪英的目光就都被瓷器吸引。
“除了瓷器外,我还带来了一些书法作品……………”
听闻李清照带来了一些书法作品,蔡文姬的视线从手中的瓷器上移开。
她的父亲蔡邕,称得上一位书法大家,曾自创八分字体。
她也算是继承了父亲一部分天分,在隶书,楷书方面均有所“涉猎”。
因而,听闻好友李清照带来了一些书法作品,她也颇为感兴趣。
从案几上拿过一卷字帖,蔡文姬将之缓缓张开。
仅看了一息的时间,蔡文姬的神情便有所动容。
即使是蔡文姬也不得不承认,她手中的这幅字帖,书写之人的书法水平已经臻至化境。
毫不夸张地说,就连他的父亲蔡邕,与这人一比,也稍逊一筹。
蔡文姬目光望向了书写之人的姓名。
苏轼?
这名字对蔡文姬而言极为陌生。
此时的蔡文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她手中之物,似乎不是绢布,反而有些像纸张。
但是,如此洁白无瑕的纸张她可从未见过。
蔡文姬刚想询问有关纸张以及苏轼一事的时候,辛宪英倒是先行一步开口。
“清照,此等精美的瓷器你是从何处获得的?”
辛宪英眼中异彩连连,捧着手中的瓷器,神采飞扬地向李清照问询道。
“这也是我接下来我要告知你们的事情,在我说这件事之前,你们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准备。”
正在查看字帖的蔡文姬此时也抬头看向李清照,她可是很少看到她的这位好友露出此等神情。
“清照,我们可是好友,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辛宪英在愣神片刻后,摆了摆手道。
“其实,我并不是你们建安十五年的人,我来自于建安十五年的八百年后,一个名为宋朝的朝代。”
“八百年后?宋朝?"
李清照的一席话,令得蔡文姬与辛宪英齐齐愣在原地。
虽然两人乃是才女,但是这种情况,属实是他们第一次遇到。
“清照,你是不是同我与昭姬姐姐在讲故事?”
对辛宪英而言,目前也就只有讲故事,才能够解释这一切。
辛宪英的不敢相信,也在李清照的预料之中。
她笑着摇了摇头。
“宪英,并非讲故事,而是真的,像案几上的这些瓷器与书法作品,都是我在八百年后带来的。”
蔡文姬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恍然之色。
好友的这个回答,令得她刚刚心中的所有问题全都迎刃而解。
为何好友会拥有如此精美的瓷器,因为瓷器来自八百年后。
为何她没有听过书写字帖之人的名字,因为对方来自八百年后。
为何纸张洁白无瑕......
这些,都能够用来自八百年后来解释。
RE......
八百年后之人来到八百年前,这真的可以做到吗?
“另外,此物想来应该也能够证明我来自八百年后。”
李清照说罢,从背包中掏出手机。
看着桌上的手机,蔡文姬微微点头。
确实……………
如果说瓷器,书法还在她理解范围之内的话,那这个手机,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她的认知。
先前,好友就已经和他介绍过了手机的一系列用途。
其中,令她在意的有两点。
一是手机能够留下栩栩如生的影像,就仿佛真人一般。
二是手机能够存储海量的书籍,用清照的话说,一块巴掌大小的手机,能够将万册书籍都存放其中。
清照甚至亲自为她演示过。
“当然了,这次我回去,还拍摄了一些我大宋的视频。”
李清照点开一个视频,将之递到了蔡文姬与辛宪英的面前。
蔡文姬与辛宪英,目光齐齐看向案几上的手机。
很快她们便从手机上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大汉建筑风格的皇城。
这下子,蔡文姬与辛宪英终于相信了刚刚好友说的那番话。
她们的好友清照,真的来自于八百年后的宋朝。
不过,如今又有一个问题摆在她们面前。
“清照,我已相信你来自八百年后,可是,你是如何自八百年后来到这里的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距离建安十五年一千八百年后的后世。”
“清照,你刚刚说,建安十五年一千八百年之后,那岂不是说,这后世还要在你之后。”
“是的,确实在我之后。
而在那个后世,有着一间食肆,其通向各个朝代,例如建安十五年,以及我那一朝。
我正是通过那个食肆,才能往返于建安十五年。”
“清照,那如此说来,我与昭姬姐姐是不是也能够前往一千八百年后的后世以及清照你的朝代?”
“理论上确实可以,不过需要一人的帮助。”
听闻能够前往后世,蔡文姬与辛宪英的脸上均浮现出心动之色。
“清照,不知那人是谁?”
“那人你们肯定听说过他的名号,其名为刘备。”
“刘备!”
蔡文姬与辛宪英有些咋舌。
他们自然听说过刘备的大名。
前段时间,丞相赤壁大败,便是与刘备与孙权的联盟有关。
他们没想到,要想前往传说中的后世,还需要刘备的帮助。
如此这般,岂不是说......
“清照,莫非你能够来到建安十五年,也与刘备有关。”
“没错。”
李清照微微点头。
“那......清照,你几次来到邺城,是为了帮刘备打探消息吗?”
辛宪英有些犹犹豫豫地说道。
“宪英!”
蔡文姬忙出声制止。
她知道,如果刘备真的能够前往所谓的后世,那根本不需要李清照打探消息。
“并非如此,如今我一共来过邺城三次,前两次是我身为后世人,想要瞻仰一番昭姬姐姐在历史上的盛名,才拜托刘备将我带来建安一朝。”
“昭姬姐姐的盛名?”
“是啊,昭姬姐姐的五言古体诗那可是影响深远,《胡笳十八拍》广为流传,书法也不遑多让。
毫不夸张地说,昭姬姐姐的才情,较之前汉才女卓文君更甚。”
被李清照如此夸奖,蔡文姬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清照谬赞了。”
“清照,不知我可否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名声?”
辛宪英一脸希冀地望着李清照。
“宪英,你在历史上也是一位才女,曾经预测中了好几件大事,但具体是哪些事,现在我还不方便透露。”
“这样啊......”
辛宪英颇为惋惜。
不过,这也能够理解。
“对了,清照,你刚刚提到,前两次是来见昭姬姐姐,那这次来是为了什么?”
“我这次来,是为了见曹操一面。”
“见丞相?”
蔡文姬与辛宪英对望了一眼,两人皆是一头雾水。
她们不明白,好友明明与刘备交好,为何会突然想见丞相。
“清照,你为何会想到见丞相呢?”
“因为我想劝说曹操,向刘备投降。”
“什么!”
即使是历经世事的蔡文姬,此刻也不由得露出了一抹惊容。
至于辛宪英,脸上的神情更为夸张。
“清照,此事......恐怕......不会太过容易。”
蔡文姬极为委婉地表述道。
不说别的,如今的丞相,那可是占据了后汉十三州中的八个州,势力之大,即使是巅峰时期的袁绍也远远不如。
尽管经历了赤壁大败,也并未伤筋动骨。
而现在,放眼望去,天下能够称之为丞相对手的,已经没有几人了。
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丞相就会一统天下。
而现在,要丞相向着仅有半州之地的刘备投降,这想想也不可能。
“我知道此事不会太过顺利,而我此行也并未准备直接说服曹操,而是让曹操自己权衡利弊。
我刚刚和你们提到,后世的那间食肆通向建安十五年与我那一朝,但是,那食肆可不仅是通向这两朝,它还通向十余个朝代。
其中,光是汉朝,就有两个。
除了建安十五年,还有元鼎元年的汉武帝时期以及永平五年的汉明帝刘庄时期。
他们也是能够来到建安十五年的。
曹操可有信心,能够抵御住汉武帝与汉明帝?”
"......"
对蔡文姬与辛宪英而言,这又是一个重磅消息。
大汉的孝武皇帝与孝明皇帝竟然也可以来到建安十五年!
这两位人物在大汉历史上那可是都留下了赫赫威名。
这么说,丞相确实危险了。
“另外,刘备也是能够前往后世的,他能够从后世获得一系列的物资,这些物资在战场上可大有作为,其威力远超曹操想象。
所以,即使如今的曹操占据八州之地,但是最终的结局一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清照,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丞相即使知道这一系列的事情,他想来也不会向刘备投降。
蔡文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其实,我之所以来此劝说曹操投降,是受到了他人所托。”
“他人?莫不是刘备?”
“并非刘备,而是曹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边军悍卒
三国:我不是刘辩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红楼]明初种田指南
风起明末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被贵妃配给太监当对食后
风起宁古塔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双靥
樱笋时
隆万盛世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