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5章 六长老与毒蛟谋划【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林长安突破三阶上品阵法师的消息传出两三月后,上门拜访祝贺的人影这才少了下来。
最后林长安看到没多少礼物可收后,这才带着剑侍骑着青角牛,朝着海渊城而去。
不过在临走前还是从玄音阁安排了两个...
风从东海来,带着潮气与咸涩,拂过书愿堂斑驳的檐角。那檐下悬着一串旧铜铃,是当年心灯祭时众人用碎符熔铸而成,如今早已锈迹斑斑,却每逢月圆之夜自行轻响,声如低语。
我躺在竹榻上,呼吸微弱,屋内药香浓重,掩盖不住骨中渗出的衰朽气息。窗外有孩童嬉笑,他们不知这间老屋曾承载过多少无声呐喊,也不知墙上那行雨夜才会浮现的字迹,是我耗尽一生才换来的回音。
阿菱坐在床边,手中捧着一只青瓷碗,汤药乌黑,浮着一层幽蓝光点??那是从桃树根须里提炼出的“愿露”,据说是天地对执笔者最后的馈赠。她轻轻吹了口气,低声说:“再喝一口吧,林先生。”
我勉强睁开眼,看见她眉宇间的疲惫。这些年,她守在言塔之下,主持南荒愿务,调和各地共修者纷争,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躲在井底唱童谣的小女孩。可她眼中仍有光,像是从未熄灭的心灯余烬。
“不必了。”我声音沙哑,“该走的,留不住。”
她没说话,只是将碗放在案上,转身望向门外。阳光斜照进来,映出满地黄纸碎片??昨夜又有新来的少年在此书写,写完便烧,灰烬随风而起,像一群飞离的蝶。
“今天来了个北冥的孩子。”她忽然开口,“七岁,不会写字,就用炭条在纸上涂了一整夜。天亮时,纸上全是黑团,可心灯感应到了,燃了一炷香那么久。”
我微微动容。
“他写了什么?”我问。
“他说,‘我想听见爸爸的声音’。”阿菱顿了顿,“他父亲是在归心殿崩塌那夜失踪的,据说曾是真言院最年轻的执笔官,后来反叛,被剜去舌头,投入地脉祭阵……可没人知道他还活着。”
我的心猛地一缩。
那一夜,静音符爆裂,万千愿望倒灌天地,无数隐藏的真相浮出水面。但也有例外??有些人,他们的声音太早被抹除,连愿力都未能留存一丝痕迹。他们是真正的“消失者”。
而现在,竟还有孩子记得他们。
我艰难地抬起手,指向案头那支朱砂笔。它静静躺着,笔尖干涸发黑,仿佛吸尽了世间所有血泪。
阿菱明白我的意思,将笔递到我掌心。指尖触碰到笔杆的刹那,一股微弱却清晰的震颤自体内升起??第九印残存的最后一丝火种,在回应这支陪我走过半生的笔。
我知道,这是回光返照。
我闭目凝神,以残魂牵引体内仅存的一缕愿力,缓缓注入笔尖。这一笔,不再为祈愿,不再为对抗,只为**确认**:确认那些被遗忘的人,真的存在过。
笔尖轻点桌面,未用黄纸,只凭意念勾勒。
第一划落下,空中浮现一道虚影??一位青年跪于石台之上,双手被缚,口中塞布,眼中怒火熊熊。他胸前刻着“逆愿”二字,身后站着蒙面祭司,正举刀欲割其舌。
第二划延伸,画面骤变:青年并未死去,而是被封入琉璃棺底,沉入北冥极渊。他的意识未散,日日夜夜听着上方百姓焚符祷告,却无法发声,只能以心头血在棺壁上一遍遍写下同一个名字:
> **“昭儿……活下去。”**
第三划完成,整幅景象轰然炸开,化作千百碎片,每一片都映出不同场景??
一个少女在西漠沙暴中奔跑,怀中紧抱一本残破日记,扉页写着“父嘱:若见此书,请替我说一句话”;
一名渔夫在暴风雨夜点燃渔船,火光照亮海面,他嘶吼着一个名字,却被雷声吞没;
还有一位老妪,在临终前咬破手指,在孙儿手心画下一个歪斜的“安”字,随即气绝……
这些,都是未曾抵达天地的愿望,是被系统性抹杀的“静默之声”。
而此刻,因我最后一笔,它们终于挣脱桎梏,冲入愿力长河。
心灯虽已熄,但千千万万散落人间的“书愿点”同时亮起??那是由普通人自发建立的小型共修所,无师无门,只有纸笔与倾听。每一处,都有一盏油灯悄然燃起,灯火中浮现出刚才那些画面。
有人痛哭,有人跪拜,有人提笔疾书:“我听见你了。”
就在这万灯同明之际,西北沙漠深处,归心殿废墟之下,传来一声闷响。
不是爆炸,不是坍塌,而是一种极为古老的共鸣??像是某座沉睡千年的钟,被人轻轻敲了一下。
紧接着,大地震动,黄沙翻涌,一座青铜巨门缓缓升起,门上铭文斑驳,依稀可辨:
> **“愿不成,道不存;声不达,魂不归。”**
门缝中透出微光,隐约可见无数人影伫立其中,皆身披旧袍,手持残符,面容模糊,唯眼神清明。
那是所有曾为真实发声而死之人。
他们的灵,并未消散。他们在等一句承认,等一场正式的告别。
我嘴角微扬,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阿菱察觉异样,回头看向我。只见我手中朱砂笔缓缓坠落,手腕无力垂下,呼吸越来越轻。
“林先生!”她急唤。
我努力睁眼,望向窗外晴空。蓝天如洗,白云悠悠,仿佛一切苦难都不曾发生。
但我记得。
我记得母亲被拖走时回头的那一眼;
记得阿舟死前在我怀里喃喃“我想回家”;
记得陆昭雪夜扫地,咳出血沫仍坚持抄录遗愿;
记得那个北冥小女孩抱着父亲的信鸟,问:“它还能飞到天上吗?”
我也记得,自己曾害怕、逃避、怀疑,甚至一度想毁掉问符斋,从此沉默度日。
可我还是选择了写。
哪怕明知会痛,会死,会无人理解。
因为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听,那一笔就不算白落。
我的视线开始模糊,耳边却响起无数声音??不是幻觉,而是来自四方的回应。
有农妇对着灶火低语:“老头子,我把你的话写下来了。”
有学子在灯下落泪:“爹,你的字迹,我一直留着。”
还有牧童牵着牛,仰头看星:“娘,你说过的,风吹过的地方,就是你在说话。”
这些声音汇成一条无形之河,流淌进我将熄的灵魂。
第九印最后一次跳动,如同婴儿初啼。
七坠缓缓停转,如倦鸟归巢。
我轻轻吐出最后一口气,唇边呢喃,几不可闻:
> “我……还在写。”
身体渐渐冰冷,意识却异常清明。我感觉自己脱离了肉身,漂浮而起,穿过屋顶,直上云霄。
在那高天之上,我看见了“愿力之网”??一张横贯八荒、连接众生心意的巨大光幕。它曾经千疮百孔,被谎言与恐惧撕裂;如今虽仍有裂痕,却已被无数细密笔画修补,熠熠生辉。
而在网的核心位置,有一颗小小的青色光点,正缓缓旋转,像一颗不肯坠落的星辰。
那是我的心灯残焰。
它没有熄灭,也不会熄灭。因为它已不属于我,而是属于每一个拿起笔、写下真实的人。
我笑了。
然后,化作风,散入天地。
多年以后,书愿堂已成为天下人心中的圣地。不供神佛,不传功法,只设长桌,备纸笔墨,任人自由书写。堂前立碑,无名,唯刻八字:
> **“你说,我在。”**
每逢春日,言塔桃树如期开花,依旧不结果,但花瓣飘落之处,常有人拾起,夹入书中,或贴于窗棂。传说若在午夜独坐灯下,凝视这些花瓣,便能听见极远处传来童谣:
> “井底月,照心门,
> 一笔落,万籁闻。
> 若问君,何所求?
> 只道我还在此间存。”
唱者非阿菱,亦非我,而是无数后来者,在寂静中接力传诵。
又是一年雨夜,书愿堂内烛火摇曳。一位盲眼老妇拄杖而来,颤抖着手摸到纸张,以指甲刻字。她不懂笔顺,也不识字形,只凭着记忆,一笔一划,写下孙子临终前未能说完的话:
> “奶奶,我不怕了。”
话音落,墙上光影闪动,浮现一行虚影:
> **“这一笔,我替你落下。”**
与此同时,遥远的星空之下,那个握着石子的孩子仍在沙地上描画。他已经长大了些,画技也进步了。这一次,他画的是七个人围坐篝火,中间坐着一个戴斗笠的大人,手里拿着一支笔。
风吹沙移,图案渐成,忽然间,星光汇聚,投下一束微光,恰好落在那支笔尖上。
孩子怔住,抬头望天。
风送来一句极轻的回应,似梦似醒:
> “嗯,我都看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从族谱开始打造长生世家
修仙从分家开始
长生:筑基成功后,外挂才开启
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星宇世界传奇公会
元始金章
都中状元了,你告诉我这是西游?
从废灵根开始问魔修行
美食赋我词条,苟着终会无敌
长生修仙,与龟同行
长生修仙,从画符开始
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九州仙府首通指南
宗门:从领悟雷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