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一章 大争之世只争朝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马彦章琢磨着怎么炮制任丘城之时,汉军全面北伐的消息终于被快马传到了临安。
回到此地来主持迁都事宜的虞允文只是翻看了一遍文书,就有些头晕目眩之感。
万万没想到,刘淮竟然没有跟往常一样传来军情,与宋军同时行动,而是选择孤注一掷,孤军北伐。
这已经不仅仅是不信任的问题了,甚至在其中都已经展示出了某种轻蔑。
既然有没有你们宋国都一样,那我为何还要与你们并肩战斗?
虞允文毕竟是虞允文,他很快就强行平静下来,并且迅速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
汉军似乎是想要从河北吸引金军主力决战,此时晋地是不是已经空虚了?
而刘谁又会用多长时间打败东金?
还有没有给宋军攻破洛阳,北渡黄河攻入晋地的时间?
虞允文此时恨不得飞回南阳,率领成闵等人立即出兵。
然而北伐固然重要,迁都也不是小事。
哪怕已经吹了好几年的口风,外加有军事胜利打底,却在迁都前夕还是有许多流言蜚语冒出来。
就连魏晋之后就不怎么玩的童谣也出现了临安街头。
更别说还有纸片一般的弹劾、劝谏奏章了。
其中甚至有人喊出来要诛杀虞允文这奸佞之臣的言语。
而且喊出这个口号的,竟然有一部分是虞允文在朝中的主战派同志。
这就是政局的复杂性了。
在上一个议题中大家是并肩作战的朋友,在下一个议题中,你我就可能是你死我活的敌人。
但是宋国的体制在这里。
只要皇帝与宰执坚定的站在一起,共同做出决定,就几乎可以为所欲为。
别说迁都了。
当日宋徽宗赵佶与蔡京狼狈为奸,征花石纲将江南都逼反了,难道有人能阻挡得住吗?
然而正因为皇帝与宰执同进同退,方才能稳定大局,因此虞允文也不得不放弃北伐事务,来到朝中与赵?并肩而战。
赵?此时已经容不得赵构再侵染自己的权力了,太上皇的势力在临安却是根深蒂固,拔都拔不干净,偏偏两人乃是父子关系,又有一层孝道作遮掩,让赵?也根本无法用过于偏激的方法来应对。
虽然在赵?看来,迁都已经算是十分柔和的反抗方式了,不过如今看来,赵构这个太上皇却依旧不满意,不止一次在明里暗里讽刺赵?此举不孝。
朝中局势波谲云诡,虞允文不回来坐镇,又能如何呢?
“太不巧了,太不巧了。”
虞允文捧着文书,喃喃自语。
“左相所言何事?”
“没什么。”虞允文强行平定了心情,随后看向了户部尚书曾怀:“曾尚书,是你出面,停了两淮与山东中原的大宗粮食贸易吗?”
曾怀不知道为何会议主题从迁都转变成了商贸,却不敢不答:“回禀虞相公,正是我下令的。”
“为什么?”
曾怀坦然道:“其中自然有大宋与刘大郎关系诡谲的缘故。但更多还是为了筹集北伐军粮,而严格管控粮食。
虞相公,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刘大郎治下出手阔绰,若不能严令阻止,根本拦不住地方豪族卖出粮食。”
虞允文:“那你可知,刘大郎是用什么来购买粮食?”
曾怀言语微微一顿方才缓缓说道:“自然知道,乃是战马。”
金国的猛安?克户迁徙到中原虽然有百害,却还是有个好处的。
那就是他们将中原许多地方布置成了草场来养马。
所谓农场一般都是最好的牧场就是这个道理了。
当北伐军进取中原之后,这些战马与马场自然也就归了汉军。
当然,刘谁也不可能让万亩良田继续长草,却也不可能将马场全都抛弃掉,在统筹规划之后,数座马场就在中原山东建立起来。
如今的群牧司制置使,就是在两淮以运动战将宋军击溃的契丹大将萧琦。
经过数年的发展,群牧司中的战马已经多到可以买卖的程度了。
这还没完,因为山东等地民间本来就有养马的传统,而刘淮又不禁止马匹贸易,所以,经常有北地汉人牵着马匹来到两淮来贩卖。
这给虞允文组织骑兵带来了极大便利,也几乎成了宋国唯一的战马来源。
至于宋国的群牧司......只能说继承了宋国干什么好事都会变坏事的传统,不提也罢。
曾怀说一千道一万,如今终究是将宋国的战马渠道掐了。
以曾怀的精明强干,不会想不到这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但他还是干了。
虞允文看着一脸坦然的曾怀,思量了片刻之后,方才说道:“曾尚书乃是泉州人?”
“正是。”
“想必也精通海贸了?”
“下官曾任提举浙西市舶司。”
“如今国家钱粮短缺,还望曾尚书能肩负重任,转任浙江转运使。
虞允文轻描淡写的说完,随后看向了政事堂中其余官员。
果真,哪怕是自家派系的官员,在虞允文一言将一名尚书贬斥到地方后,也都纷纷有悚然之态。
而当事人曾怀却依旧淡定:“虞相公有令,下官自然不敢不从,但下官在离开之前,还有一言相劝。”
“且说来。”
“虞相公,治大国若烹小鲜,北伐之事牵扯甚广,万万不可急躁。”
虞允文直接起身,朗声说道:“曾尚书此言差矣,此乃大争之世,早一日晚一日都是天壤之别,我当只争朝夕!”
曾怀仰天长叹一声,随后团团拱手,就转身离去了。
有关迁都的内部会议,竟然以一名尚书被贬斥为结果,属实是有些耸人听闻了。
会议结束之后,右相陈俊卿也没有给虞允文面子,直接拉下脸来:“虞相公,你是真的想要当曹操了吗?”
虞允文抚着额头,将刚刚收到的文书递了出去。
陈俊卿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同样脸色大变。
“只争朝夕,这就是我所说的只争朝夕。”虞允文抬头诚恳说道:“天下局势将在未来两个月到半年之内发生大变,可能会奠定往后百年的天下大局。
偏偏有人在这种时候使腌膜手段,你说我如何能忍?”
陈俊卿艰难说道:“曾尚书乃是谦谦君子,而且他说的也有些道理......”
虞允文长叹出声:“怕的就是这谦谦君子,怕的就是有些道理,怕的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应求,你还不明白吗,咱们底下这群人就是一盘散沙,如今正是鼓足一口气顶上去的时候,却有人开始用蝇营狗苟的手段了。怎么能不下重手?!
可我偏偏不能如刘大郎那般恣意妄为,明明知道应该杀一儆百,却还是杀不得!”
陈俊卿被吓了一跳,连连摆手:“不能的,如今朝中众臣,还是主战居多,要支持北伐的。
“不,不是的。应求,你可知道为何这次都阻力会大到这种程度?
分明是有许多人,想要用这件事拖住我,让我丧失这大好机会!”
陈俊卿已经有些惊慌了:“虞相公言重了。”
虞允文咬牙说道:“这些人中,有如刚刚曾怀一般,意志不坚定,有了困难就要畏缩。
还有的则是没在北伐中捞取好处,没有买到田产房舍,以至于没了动力。
还有的干脆就是因为被我责罚之后,起了怨怼之心。果真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腌?贱种!”
虞允文发泄了一通,有些颓然坐在座位上,良久之后,眼中方才露出决然之色:“不成,绝对不能让人在迁都之事上牵扯太多时间,进攻晋地的战略已定,绝对不能平白放弃。”
“应求,我需要你来助我。”
面对虞允文的沉声要求,陈俊卿更加惊慌起来:“虞相公,千万莫要做些过激举动。”
虞允文冷静说道:“自然不会。
但我需要在两个月之内,让官家去往建康,只有做成既定事实,我才可以从这场局面中脱身。”
陈俊卿只觉得浑身有些发寒。
这......这难道也是为人臣者可以做的吗?
可是看着虞允文紧咬的牙关,他却又害怕,如果自己拒绝了虞允文请求,对方会用更激进的手段来处置此事。
到时候真的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了。
想了片刻之后,陈俊卿艰难说道:“虞相公请说。”
虞允文:“我现在立即去面见官家,将所有军情全都说清楚。
你亲自去一趟建康,面见史浩那厮,告诉他,我知道官家有意以迁都之功起复他。
若是两个月之内,他能想办法将宫廷搬去建康,我就会助他一臂之力,恢复相位;可若是不成,那即便最后迁都成功,也终究是有他没我的局面!”
陈俊卿长叹出声,随后却只能在虞允文恳求的目光中艰难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边军悍卒
三国:我不是刘辩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红楼]明初种田指南
风起明末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被贵妃配给太监当对食后
风起宁古塔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双靥
樱笋时
隆万盛世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