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九章 人世间,总两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不准再劝了!”
完颜雍少见的发了怒,在大殿中呵斥出声:“如今都到什么时候了,还说身份是否贵重,难道前线大军败了,朕还能逃过一劫吗?”
宰相李石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大战刀枪无眼......”
完颜雍立即对自家舅父甩了脸:“那又如何?在燕京待着倒是安全了,若是由于号令不一而败了,我又能逃过一死吗?
就算活下来,难道也要袒身牵羊,如那两个宋国皇帝一般,在五国城走一遭吗?这也是君子可以忍受的屈辱吗?”
李石立即噤若寒蝉。
徒单克宁硬着头皮劝道:“陛下,臣一定尽职尽责,此番固守,绝对不会败退的。”
随着汉军的突然进攻,金军也不得不改变了关门放狗的战略,将主力集结起来,以应对汉军的攻势。
但是金军依旧不敢与汉军打战略决战,这不仅仅是士气上的差距,更是因为金军在实际战力上已经不是汉军对手。
因此,徒单克宁给金军制定的战略目标就是撤退,拉长汉军辎重补给线后,坚守在某几处地方,随后让蒙兀人去到空虚的汉军后方肆虐,以截断汉军粮草。
若是汉军分兵回去收拾蒙兀人,那么金军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如果汉军不管不顾,就是跟金军死磕,那么金军只要坚持两个月,汉军就会因为缺衣少粮而不战自溃。
在战略守势之下,战术选择其实也没那么多,金军所有人都在防线上死扛罢了。
完颜雍作为皇帝,在后方处理政务的作用,要比去前线吹冷风强的多。
而且还有个不足为外人道的说法。
完颜雍可不是什么马上皇帝,唯一一次上战场,也是在临潢充当了外交人员与啦啦队,军事上没有任何建树。
但是完颜雍的地位在这里,在战场上发布的命令,让徒单克宁听还是不听?
令出两门是会出大事的。
完颜雍只是冷哼一声,随后就瞪着黑眼圈看向单克宁:“若朕不为你压阵,你真以为能压得住那些骄兵悍将?
而且朕细细总结了大名府之战的结果,若是当日志宁能将最后的万余精锐兵马全都砸出去,那胜败之势也未可知。
只不过志宁终究不是朕,他在关键时刻,无法以国祚为赌注下决心,以至于到最后惨败成这般模样。”
“有志宁的前车之鉴,朕又如何会放任你来肩负这等重任?”
徒单克宁呼吸有些粗重。
将军都是赌徒不假,但是如果明知道一战可以定国家兴亡之事,还敢孤注一掷的将军就很少了。
最起码单宁自认为承受不了这种压力。
决定国家兴亡的决断,还真的得皇帝亲自来下才成。
“除此之外,刘氏之攻,状若鬼神,若没有朕在前线压阵,我军真的能撑过刘贼的进攻吗?”
完颜雍见徒单克宁沉默不语,知道说服了自家都元帅,随后就下达了此战第一条军令:“全军出发!与真定府大军汇合!”
此时聚集在燕京的大军也只有两万人罢了,其中一万还是从关外赶来的。
而剩下的一万金国正军中,战力首屈一指的......或者说相当于皇帝亲兵的兵马,自然就是温敦奇志所率的那六千忠孝军了。
开拔进军的军令也在第一时间传到温敦奇志手中,作为总管一级的将领,他自然是无话可说,立即点起兵马,准备护驾进驻真定府。
在出发之前,忠孝军大帐之中,温奇志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见到了一人。
“老刘,你这番就不要跟着大军一起去了。”温敦奇志笑呵呵地说道:“此战胜负难料,你们手无缚鸡之力,磕着碰着就是个死。”
一身白衣,犹如披麻戴孝的刘蕴古笼着手沉默半晌,方才笑道:“奇志,难道此战儿郎们就用不着用战利品换钱了吗?”
温敦奇志言语坦荡:“那也是得有战利品才成,这次真的是凶多吉少。
呵,若是我有从刘大郎手中抢战利品的本事,此时山东还是大金的呢!”
刘蕴古闻言却是再次沉默,随后从袖子中掏出厚厚一封信来:“这是老夫人托我送来的家书。”
温敦奇志却没有如往常一般,第一时间撕开家书,却只是看着放在案几上的信封,自嘲笑了一声,抬头问道:“里面写的是什么?”
刘蕴古摇头:“我不知道,你可以检查印泥封口,并没有任何人拆开过。”
温敦奇志摆了摆手:“不,我的意思是,这封信在装进信封之前,是不是就被你们看过?
或者干脆就是阿母在汉王的指示下,写下的这封信?”
帐中虽然只有两人,但是中间有火塘,因此帅帐中还算是温暖。
不过随着温奇志的这句话出口,帐中一时间犹如冰窟。
但刘蕴古只是微微一愣,就摇头失笑:“汉王夺天下乃是光明正大,从来不用鬼蜮伎俩。否则又如何能在短短数年打下千里江山,众多豪杰又如何会心甘情愿为汉王驱使?
如此英雄人物,难道会下令为难一名老妇吗?”
温敦奇志歪头想了想,也只能点头笑道:“确实如此,而且如今以汉王的兵马锋锐,又如何与我一个小小的忠孝军总管玩弄心机?”
话虽如此,但温敦奇志却始终没有打开信封。
刘蕴古也没有在意,只是好奇问道:“奇志,你是什么时候察觉我是汉王密探的?”
温敦奇志:“我又不是傻子,就算一开始不晓得,但你手眼通天到这种程度,在汉地来去自如,也应该有些猜测了。
不过刚刚也就是诈一下,没想到你竟然真的就自己说出来了。”
刘蕴古没好气的说道:“你也忒小瞧我了,就凭你这点粗犷的心眼子,我若不想说,谁又能作出来?”
两人相交数年,不仅仅是简单的利益关系,已经有了些至交的意味,因此哪怕如今是摊牌之时,两人依旧言语无忌。
两人都知道,原本山东温敦部被编户齐民后,都在汉军治下,因此温奇志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杀刘蕴古,两人也就顺势揭过了互相威胁恐吓的阶段。
“重新介绍一下,我乃锦衣卫指挥同知刘蕴古。
面对刘蕴古的突然坦诚,温敦奇志面色不变,淡淡说道:“此番你是来劝降于我的吗?”
刘蕴古重重点头:“正是如此,奇志,如今汉王乃是天命所归,女真小族,虽猖狂一时,却终究难以长久。
温敦将军,如今正是投靠汉王的大好时机!”
温敦奇志摇头叹息:“你是以好友的身份劝我,还是以那劳什子锦衣卫指挥同知?”
“刚才是锦衣卫同知,接下来是好友。”刘蕴古干脆搬了个凳子,坐到了温奇志身前,先是叹了口气,方才沉声说道:“奇志,我既是汉王臣子,又在幽燕河北厮混许久,孰弱孰强我还看不出来吗?
恕我直言,大名府之战后,金国已经完了。之后再怎么折腾,都是苟延残喘而已。”
刘蕴古指了指那个厚厚的信封:“我虽然不知道信中内容,但想必其中老夫人也是在规劝奇志反正。为父母的无不为子女作长远计较,若是金国真的能复兴,老夫人又如何会劝你投诚?”
温敦奇志向信封伸了伸手,却又似乎触电般缩了回来:“老刘,你若能在与我初次见面时,就跟我讲明白该多好?”
刘蕴古失笑:“那时我孤悬敌后,汉王还在收复中原淮北,我又哪里敢呢?”
温敦奇志想了想,随后同样失笑点头:“确实,易地而处,当日我也不敢暴露身份,不过......”
温敦奇志言语变得异常诚恳,看着刘蕴古的双眼说道:“可若是当你就将我拉找过去,那我自始至终都是汉王的臣子,无论做什么,都会心安理得。
可如今我受当今陛下大恩,如果不以死相报,却反而出卖了陛下,致使局势大坏,来日在史书中,又该怎么写我呢?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刘蕴古表情复杂的看着温敦奇志:“当日没有立即将你拉过来,是我的错处,难道如今真的不能挽回了吗?”
温敦奇志脸上露出似哭似笑的表情:“我乃是一个败军之将,来到河北之后,先是被陛下引为心腹,委以重任,当我组建忠孝军,随后干脆将我军当作亲军,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如此大恩,我又如何能报答呢?”
刘蕴古呼吸有些粗重,然而下一刻,他竟然拿直接拉住温敦奇志的胳膊:“那我就只救你一个,奇志,随我走吧,好不好?咱们先在燕山中暂避一二,我也不要功劳了,忠孝军自可以继续上阵,与汉王对决,咱们就在山中
安稳度过半年,如何?”
温敦奇志胳膊犹如铁铸,再次缓缓摇头:“我军既然以忠孝为名,自然要以忠孝为己任。
老刘,你莫要劝了。你若真的当我是朋友,那就拜托你一件事。
我在燕京有处宅子,后院里埋着我这些年攒下的金银,都很干净。我将三一赠予你,你替我将剩下的一半献给汉王,替我跟汉王请罪,就说我与汉王沙场争锋,只是各为其主,我深知是逆天而行,却还是依了本心。
最后的一半,你替我送给我阿母,就说忠孝难以两全,不过还好有五郎六郎他们可以奉养母亲,孩儿也可以放心死。”
刘蕴古见劝不动温敦奇志,泪水涟涟之余,也只能以袖覆面。
“好了,老刘,勿要作小儿女姿态,快走吧,不要再回来了。”
目送着刘蕴古踉跄离去,温奇志看着身前案几上的信封,数次伸手,却又数次缩回,随后终究不敢拆开,一时间也只能同样泪如雨下。
人世间为何总是这般两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边军悍卒
三国:我不是刘辩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红楼]明初种田指南
风起明末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被贵妃配给太监当对食后
风起宁古塔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双靥
樱笋时
隆万盛世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