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五十章 雄英,你怎么胖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蓝玉问候完张泊,朱高煦与朱高燧兄弟两人也瞅准机会,向朱标打起了招呼。
“大伯。”
“大伯。”
而兄弟俩的招呼声,令得蓝玉眉头微皱。
眼前这两位看上去五大三粗的男子,竟然称呼太子殿下为大伯?
可据他了解,目前众亲王的子嗣中,最大年纪的乃是晋王朱的嫡长子朱济?。
但他目前仅有九岁。
眼前这两位.......
莫不是来自紧挨着洪武朝的一朝?
念及至此,蓝玉面露喜色。
那岂不是说明,他也能够见他的子嗣一面。
面对着两兄弟的行礼,朱标微微颔首。
然后,他扭过头,朝着侧后方的蓝玉介绍起了朱高煦两人。
“蓝玉,这两位是老四的子嗣。”
“燕王的子嗣?”
蓝玉的目光望向朱高煦与朱高燧,眉宇间的褶皱更深了。
他与燕王的关系,可算不得多么融洽。
陛下的几位子嗣中,秦王朱骄奢暴虐,晋王朱?性骄易怒,周王朱?不堪大用。
但是,唯有燕王朱棣品性上并无缺点。
并且,身为魏国公的女婿,燕王在行军打仗方面也有着不凡的建树。
而他隶属太子一脉,所以,对于燕王这位潜在威胁,他也是极其重视。
不过,很快,蓝玉那皱成一团的眉毛便舒展开。
根据太子殿下所言,这里乃是后世,那太子殿下肯定是知晓了将来的发展。
既然如此,那他还担心个什么劲呢。
话虽如此,蓝玉依然没有什么好脸色,仅仅是朝着兄弟俩冷冷地拱了拱手。
朱高煦与朱高燧对蓝玉也没什么好感。
当初老爹明明没想着造反,可蓝玉不由分说,向大伯举报他们要谋反。
因此,面对着蓝玉的拱手,兄弟两人也是冷冰冰地予以回礼。
经历了一次不太融洽的会面后,张泊为朱标与汉朝一行人介绍了一番彼此。
经过一阵寒暄,朱标与蓝玉也寻得了一处空座位坐下。
“店家,不知这三位中,谁是嘉靖一朝的代理人?”
刚坐下的朱标就向张泊询问起代理人一事。
“朱兄,这位吴县丞乃是嘉靖一朝的代理人。”
此时的朱标用略带诧异的目光望向吴承恩。
原本他想着,嘉靖一朝的代理人,应当是胡宗宪或者戚继光。
毕竟这两人在历史上都留下了赫赫威名,他一听到两人的名字,便知晓了两人的来历。
但是这位吴承恩........
他在有关大明的史书中,并未找到有关吴承恩的相关记载。
不过,他可不会因此轻视对方。
既然这位吴承恩能够来到后世,就说明对方一定有独到之处。
就如同崇祯一朝的代理人宋应星那般。
虽然没有在史书中留下什么名声,但是他留下了一本流传后世的《天工开物》。
想来这位吴县丞就是宋应星那般的人物。
从吴承恩的身上收回目光,朱标继续说道。
“店家,既然胡宗宪与戚继光出现在此,那就意味着目前吴县丞应当身在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下一步,吴县丞是不是就要前往京师,去面见嘉靖帝朱厚??”
嘉靖帝......朱……………厚......?。
蓝玉眉头紧锁,仔细回味着这名字的含义。
毫无疑问,与他之前猜测的那样,所谓的嘉靖一朝,就是大明的一朝。
但是......“厚”字辈。
这不是太子殿下的字辈,而是燕王的字辈。
也就是说,燕王的后人成为了大明的皇帝!
为什么燕王的后人会成为大明的皇帝?
脸上泛着疑问的蓝玉,偷偷地瞥了眼正在与张交谈的朱标。
太子殿下的神色极为平静,仿佛早就知晓此事。
或许,是他自己想太多了吧。
“没错,吴县丞下一步确实要北上,去见嘉靖帝朱厚?,但是......这过程就有些曲折了。”
当即,张泊将朱高炽的打算告知了朱标。
“嗯,确实,尽管放任老四对朱厚?动手确实解气,但是万一将朱厚?打死,嘉靖一朝就有些难处理了,高炽做得不错。
说起来,店家,你刚刚提到老四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也就是说,老四与老爹他们已经许久没有来过后世了?”
“是的,自从前不久的某天晚上,他们从后世运了一大批物资回去,他们已经有两三个月没来我这了。”
“两三个月嘛?”
朱标微微点头,表示他已经知晓了此事。
对于明末的战事,他倒是不怎么担心。
他猜测,之所以父皇长时间没有来到后世,是因为目前与后金的战局进入到了关键时候。
说不定再过些时间他就能收到大明凯旋的消息了。
在这之后,朱标也将找到马和的消息告知了张泊,同时也知晓了胡宗宪等人待会要前往永乐一朝的事情。
看了一眼身侧的蓝玉,朱标迅速做出了决定。
大概一刻钟后,一行人的身影出现在了永乐朝的武英殿中。
今日,永乐朝的监国朱高炽倒是没有去其他地方。
因此,一行人刚刚落地,就吸引了朱高炽的注意。
此时的蓝玉环顾四周。
少顷,他便确认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就是武英殿。
意识到这一点后,蓝玉啧了喷嘴。
在来此的途中,他从太子殿下的口中,获悉了他来到的这个朝代,是洪武十六年二十五年后的永乐一朝。
当然,他也仅仅询问了太子殿下此事。
因为一想到他来到了洪武十六年的二十五年后,他就难掩激动,再也没有心思问其他的问题了。
如今的他,不过是43岁。
即便是二十五年后,也不过是68岁。
尽管在这个所谓的永乐一朝,他可能已经不在人世。
但是见见自己的子嗣,那也是不错的。
打量了一番四周的环境,蓝玉发现了坐着的朱高炽。
仅瞅了朱高炽一眼,蓝玉便脱口而出道。
“雄英,你怎么这么胖了。”
尽管蓝玉发觉,眼前的“朱雄英”与他记忆中的朱雄英不同,但是他也没有细想。
毕竟他洪武十四年,出征云南时,雄英也不过八岁。
而这永乐一朝,是洪武十六年的二十五年后。
也就是说,永乐一朝的雄英差不多三十五岁了。
从八岁到三十五岁,变化大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再说了,除了雄英,还有谁有资格坐那个位置。
听到蓝玉的称呼,朱高炽也是为之一怔。
“蓝玉,这不是雄英。”
朱标扭过头,对着蓝玉说道。
“不是雄英,难不成是允??”
作为外甥女的次子,允上他也能够接受。
至于为什么是允?,想来是雄英没有子嗣,兄?弟及。
而回应蓝玉猜想的,还是朱标的摇头。
“不是雄英,不是允?,难不成......”
蓝玉面色一沉!
他的脑中,闪过一个他不怎么喜欢的名字。
朱允?。
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朱允?的母亲,是原太常卿吕本之女吕氏,并非是他的外甥女。
而雄英与允?皆是由他外甥女所生。
所以他与雄英允通有着天然的亲近。
“蓝玉,这位是老四的长子,高炽。”
蓝玉瞬间眼神一凝,目光直直地盯着坐在位子上的朱高炽。
朱高炽他有所耳闻,但是他平日里没怎么见过。
一是因为燕王平日驻守北平,二是因为算算时间,洪武十六年的朱高炽年仅四岁。
可为什么是朱高炽呢?
雄英呢?允?呢?
怀着重重疑问,蓝玉将目光移向朱标。
“殿下,不知这是怎么回事?”
嘉靖三十五年,黄昏时分的杭州府。
总督府中,原先消失的胡宗宪等人,又再度出现在了原地。
望了眼周围的环境,胡宗宪伸出手掌,紧握成拳。
刚刚的一番经历就仿佛做梦一番。
但是,这确实是发生了。
此次后世之行,他收获甚多,现在,也该将定好的计划一步步实施下去了。
想到这,胡宗宪快步来到议事厅内,取过纸笔,开始书写。
见此情形,戚继光与吴承恩对望了一眼,并未作声,而是选择待在院中,静静地等待。
大概经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胡宗宪拿过一道手谕,来到戚继光的身前。
“戚继光!”
听着上司胡宗宪无比郑重的称呼,戚继光当即正色道。
“末将在!”
“我命你即刻返回绍兴府创立兵营,实行练兵之法,不得有误!”
这是在返程的途中,张伯特意告知胡宗宪的。
与历史上一波三折的练兵不同,这次胡宗宪没有任何犹豫,便同意了此事。
“末将接令。”
戚继光半跪在地,在胡宗宪的手上接过命令。
看了一眼吴承恩后,戚继光大步流星地离开了议事厅。
望着戚继光远去的背影,胡宗宪转过身子,拿过一份奏疏,递到了吴承恩的手中。
“吴县丞,这便是此行的奏疏。”
“多谢总督。”
胡宗宪颇为感慨地摆了摆手。
要不是吴承恩来他这一趟,他也不会前往后世,并从后世获悉如此多的信息。
“应当是我感谢吴县丞才是,若不是吴县丞,恐怕我还会走不少的弯路。
不过,今日天色已晚,吴县丞可选择明日出发。
到时,我派几人护送吴县丞前往京师。”
见胡宗宪将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吴承恩也是拱手道。
“谢总督。”
望着吴承恩离去的背影,胡宗宪长叹一声。
随着吴承恩的出发,预示着严阁老的性命也将进入倒计时。
尽管他深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是每当想起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严阁老最终的结局,他还是感到一阵愧疚。
呆呆地站在原地十几息的时间,胡宗宪轻叹一声。
“来人,将汪直之子王?请来。”
大概两刻钟后,王?好似喝醉酒一般,跌跌撞撞地走出了总督府的议事厅。
但很明显,王?并未饮酒。
而且,从王?那无比精神的眼眸也可以看出,此时的王?那是异常清醒。
之所以王?会有如此慌不择路的姿态,是因为他刚刚从浙直总督胡宗宪那获得的一个惊天秘闻。
就在不久前,身在驿馆的他收到了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召见。
原本他以为,浙直总督胡宗宪召见他是为了设宴款待他。
但是,直到与胡宗宪见面时,他才发觉,自己大错特错。
而这,也是他如今站都站不稳的原因。
胡总督什么多余的话都没说,在维持先前谈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又提出了一项交易。
如果,父亲能够拿下曾经大明的旧港宣慰司,那胡宗宪便会上书,请朝廷将父亲封为旧港宣慰使。
尽管与他们当前自由自在的生活相比,旧港宣慰使的条条框框很多,比如要向大明纳贡等。
但那可是曾经执掌旧港宣慰司的旧港宣慰使啊。
与好处相比,向大明纳贡之类的条条框框不值一提!
在外人看来,他们走私生意做得很大。
又是与日本人做生意,又是与佛郎机人做生意。
但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生意不好做。
尽管当前日本处在乱世之中,对什么物资的需求都极大。
但日本全国也就巴掌大小的一块地,需求实在有限。
所以,他们平日里大部分的生意,都是与佛郎机人做的。
可佛郎机人太过贪心。
身为海盗,他们可是知道,大明的丝绸瓷器在佛郎机人的家乡,那是无比紧俏。
结果,每次与佛郎机人做交易,佛郎机人总用一些残羹冷炙打发他们。
以前因为走私的体量小,加之不便与佛郎机人树敌。
所以,他们也就捏着鼻子与佛郎机人做生意了。
事实上,他们早就看佛郎机人很不爽了。
而现在,时代变了。
如果能够与大明和睦共处,外加通商互市。
那继续让佛郎机人对他们敲骨吸髓,也未免太不把他们当回事了。
因此,父亲早就蠢蠢欲动了。
如今,再加上胡宗宪抛出的旧港宣慰使这个极大的好处………………
想来父亲应该会同意胡宗宪的交易。
当然了,尽管他是这么想的,但他深知,此事最终还是得由父亲定夺。
所以,他没有当场答应胡宗宪,而是向胡宗宪辞行。
接下来,他需要马不停蹄地返回日本,告知父亲此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边军悍卒
三国:我不是刘辩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红楼]明初种田指南
风起明末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被贵妃配给太监当对食后
风起宁古塔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双靥
樱笋时
隆万盛世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