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二十章 一位县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嬴政与刘盈确定了如何解决张良一事时。
农家乐的门口,陡然出现了一位男子的身影。
其约莫五十余岁,身形瘦削。
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着圆领大袖衫,俨然一副儒生的打扮。
不过,尽管周围的场景突遭变换,但男子的神色依然如常。
因为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于他手中的笺纸之上。
一边走着路,一边作着记录,低着头的男子很快走到了农家乐的门口。
似乎是察觉到了不对劲,男子忽地将头抬起,望向身侧的农家乐。
“奇怪,今日早些时候途径此地,貌似还没有这间食肆,怎么在返回途中,就拔地而起了一间食肆呢?
难不成我是遇到了《酉阳杂俎》中记载的离奇之事?”
话虽这么说,但是男子还是笑着摇了摇头。
因为他深知那不可能。
在农家乐的门口驻足片刻,男子抬腿迈入农家乐中。
他想问问食肆的主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刚一进入农家乐,男子便愣住了。
因为有一大群人正坐在食肆院中的屋檐下方。
而对方一众人员的目光,此刻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店家,这位是?”
见到有陌生人前来,嬴政好奇地与张泊打听道。
“这人我也不认识,想来是第一次来此之人,当然,也有可能是后世之人,等我前去问个明白。”
回应完嬴政的问题,张泊从躺椅上起身,朝着刚进入农家乐的陌生男子走去。
嬴政几人见此情形,也陆续起身,跟上了张泊的脚步。
行至男子的跟前,张泊朝着对方拱了拱手。
“我是此地的店家,不知客人怎么称呼。”
中年男子见状,也是第一时间回礼道。
“?GKXAR….....”
男子话音未落,他的目光便被张泊身后走来的嬴政一行所吸引。
更准确地说,是身着甲胄的蒙恬吸引了男子的注意。
XT......
并不是大明的制式铠甲。
而且这铠甲看上去,与大明的制式铠甲相差甚远。
念及至此,男子的脑海中顿时升起了一个令人胆寒的念头。
私藏甲胄!
这在大明可是重罪。
《大明律》规定,私藏甲一副,弩三张,流放三千里。
私藏甲三副,弩十张,直接绞刑。
毫无疑问,眼前之人所面临的刑罚就是流放三千里。
男子有些后悔这么快就说出自己的官职。
要是院中的这些人对他图谋不轨,那他就危险了。
长兴县.............
听闻中年男子自报家门,张泊身后的众人神色各异。
对大秦治下郡县一清二楚的嬴政眉头微皱。
他清楚地知晓,如今的大秦以及以往的朝代根本就没有一个名为长兴县的地方。
也就是说,眼前的这位男子并不是来自大秦以及以前朝代的人物。
念及至此,嬴政顿感无趣。
除非来这的是汉朝之人或者是千古一帝,不然他还真提不起什么兴致。
与嬴政微微皱眉不同。
刘盈,朱高煦,朱高燧三人的脸上满是困惑。
因为他们都没有听说过长兴县。
唯有赵匡胤与赵普两人,两人的脸上均露出了一抹激动之色。
赵普知道,如今盘踞在东南的吴越,就有一处名为长兴县的地方。
结合着先前店家告知的内容,赵普推测,眼前之人是来自唐末乱世的吴越之人。
如果面前这人真的来自唐末乱世,那岂不是意味着他能够见到那时的自己?
而与赵普相比,掌握了更多情报的赵匡胤又是另外一种猜想。
除了知道长兴县隶属于吴越以外,赵匡胤还知道将来吴越会被纳入到大宋的版图。
也就是说,眼前之人很有可能来自他大宋!
与众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于长兴县不同,张泊的注意力则是集中在中年男子提到的县丞上。
没办法,自秦朝设立郡县制以来的两千年来,有名有名的县数万都不止。
而长兴县他听都没听过。
但是丞,他倒是略知一二。
县丞,是秦朝就设立的职务,算是县令的副手,一般为正八品。
其职责主要包括,协助县令处理全县政务,掌管县里文书,负责工程营造......
而既然眼前之人能够来此,就说明眼前之人的作为绝不局限于一个小小的县丞之上。
要么将来他会做大官,历史留名。
要么像宋应星那般,虽为一县教谕,但有著作传世。
张泊当即端详了一番对面站着的男子。
最终他还是觉得第二种猜想靠谱一点。
毕竟看对方的年纪已经五十多岁了,以这个年纪,还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简直难如登天。
而通过刚才的一番观察,张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先前男子在说完自己的职务后,并未说出自己的名字。
而是直直地盯着他的身后怔怔出神。
循着男子的目光回头望去,张泊发现,陌生男子貌似正盯着蒙恬。
奇了怪了,这男子为什么会盯着蒙恬呢?
“这个......店家,我倏然想起县里有些急事,需要等待我去处理,就此别过。”
男子朝着张伯拱了拱手,打断了张泊的思绪。
“等等。”
男子才转过身子,就听得身后传来一男子的呼喊。
但这声呼喊并不是来自于张泊,而是来自于赵匡胤。
这下子,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赵匡胤的身上。
既然赵匡胤发话了,那就意味着方才男子提到的长兴县,隶属于宋朝。
刚准备大步离开的男子,听到赵匡胤的这声呼喊,只感到心里“咯噔”一声,离开的脚步就此停滞。
坏了,他走不了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的男子脸上写满了不安。
但同时,他也在不停地安慰自己。
虽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最近因为倭寇问题不太平,但他好歹也是正八品的朝廷命官,这些人应该不会对他动手吧。
至于逃跑……………
他想都没想过。
对方可是有着数人,以他这副瘦弱的身躯,要想跑赢这几人,谈何容易。
一旦逃跑失败,说不定还会激怒对方。
所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男子最终转过了身子。
见此情形,赵匡胤开门见山地问道。
“不知你来自我大宋哪一朝?”
“嗯?”
男子一脸疑惑地望向赵匡胤。
他有些不明白男子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大宋都亡了近三百年了,这人不知道?还说我大宋?
想到这,男子细细地打量着一番与他说话之人的穿着。
虽说他面前这位与他说话的男子,身上的穿着并不华丽。
但是其目光如炬,那副精气神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按理来说,此等人物不可能不知道当前的朝代。
见对方并未回答自己的问题,而是直勾勾地盯着自己,赵匡胤原本激动的的心情好似被泼了一盆冷水一般。
“你不是来自宋朝?”
男子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对方一直在说宋朝,就好似对方真的来自宋朝一般。
真的来自宋朝......
男子眼中霎时灵光一闪。
他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故事。
他可以直接套用晋朝陶渊明所写《桃花源记》的模板。
因为一个机缘巧合,他就如同《桃花源记》的那位武陵人一般,机缘巧合地来到一处食肆。
而这食肆内,聚集着因为当初躲避宋末乱世的宋朝人...………
这个念头刚一升起,男子瞬间就将之掐灭了。
不行,这个故事与《桃花源记》相似度太高。
或许,可以换一种方式。
例如,当初躲避元末乱世的宋人,在经历了数年的隐居生活后,决定出门看看世道的变化。
于是便派出一人出了“桃花源”,结果发现,外面已经变天了。
宋朝没了,元朝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明。
而他,则是可以写一个宋朝之人,在机缘巧合下来到大明,然后惊讶于大明发展的故事......
妙啊!
见男子突然神色飞扬,赵匡胤一头雾水。
但紧接着,他就听到了男子的回答。
准备的来说,不是回答,而是问题。
“不知足下口中的宋朝,是指南朝刘裕建立的刘宋,还是由宋太祖赵匡胤所建立的北宋,亦或者是由赵构所建立的南宋?”
男子觉得,赵匡胤引起的这个话题甚是有趣,于是他顺着赵匡胤的话题继续问道。
而此时的赵匡胤彻底清醒了过来。
现在的赵匡胤已经可以肯定,眼前的男子不是来自他大宋。
直呼赵构名字也就算了,竟然还直呼他的名字。
哪个大宋人会这么说?
可是,如果不是宋朝人的话......
他又对宋朝的一切如数家珍。
倏然,赵匡胤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朝代。
明朝!
目前在宋朝之后的朝代,就明朝一朝。
只一瞬间,赵匡胤便将目光移向了朱高煦与朱高燧的方向。
似乎是感受到了赵匡胤的视线,朱高煦也看向赵匡胤。
看着朱高煦“纯真”的眼神,赵匡胤摇了摇头。
按理来说,如果对方来自明朝,当对方在报出长兴县时,朱高煦与朱高燧兄弟俩都应该有所反应才是。
可现在朱高煦与朱高燧很明显也没有听说过长兴县。
?......
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么和你说吧,我来自北宋开宝六年。”
“开宝六年?不对不对,你不应该是北宋开宝六年人,你应该是南宋末年人。”
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男子下意识地回应道。
但他很快醒悟了过来。
“什么?你说你来自开宝六年?这怎么可能,你可知现在的朝代?”
故事是故事,现实是现实。
男子分得还是很清楚的。
“现在的朝代?不知现在是何朝代?”
“现在是大明,距离开宝六年,有近六百年的差距。”
大明......
在男子说出自己到来的朝代后,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汇聚到了朱高煦朱高燧的身上。
朱高煦与朱高燧此时也惜了。
这......算不算是意外之喜。
“这样吧,我们先行坐下来聊聊如何?”
一阵惊讶过后,张泊提议道。
略作考虑一番,男子答应了张的提议。
因为他发现,眼前的一群人貌似对他并无恶意。
而且,刚刚那人的说法很是有趣。
说不定与之详谈一番,自己的故事也能够得到完善。
见男子同意,张泊领着一行人来到了屋檐下。
男子刚一坐定,就将他随身携带的书匣打开,从里面取出毛笔,笺纸与一个小瓷瓶。
然后他便用毛笔沾着瓷瓶内的墨水,将他刚刚获得的点子全都记录下来。
望着男子热火朝天干活的场面,张并未打扰,而是在脑中盘算着男子的身份。
仅仅过了一分钟,男子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将一系列的工具收起。
“不知足下方才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刚刚与这位仁兄交谈略有所感,为防止遗忘,这才第一时间将之记录下来。”
男子指了指赵匡胤,对张泊说道。
“这样啊......”
张泊倒是没有继续打听男子口中的所感是什么,因为现在还有着更重要的问题。
“既然你刚刚提到,你来自大明,那不知你可否告知我现在大明的具体年份。”
具体年份......
不应该啊。
眼前店家谈吐举止远非常人,不可能不知道如今大明的年份。
不过,在沉默片刻后,男子还是缓缓说道。
“现在是嘉靖三十五年。”
得知如今明朝的年份,张泊蓦然瞪大了眼睛。
好家伙!
嘉靖帝朱厚?!
judy心心念念的嘉靖一朝竟然也通向了他的食肆。
如果judy知道了这个消息,肯定会很开心。
因为他终于能够见一见这位将他太宗庙号改成成祖庙号的“好后代”了。
只可惜,judy现在身处明末,下次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想到这,张泊的目光望向了坐着的朱高煦与朱高燧兄弟俩。
与他所想的那般,这兄弟两人也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嘉靖所代表的含义。
因此,两人的神色那是一阵古怪。
看着张泊与朱高煦朱高燧的反应,男子挠了挠头。
他不明白为什么在得知是嘉靖三十五年后,三人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而这时,张泊的问题这时接踵而来。
“那不知你怎么称呼?”
男子这时猛地想起,他刚才的自我介绍并未完成。
考虑到还要接着取材,男子没有隐瞒,直接将自己的名字说了出来。
“店家,我乃长兴县县丞吴承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边军悍卒
三国:我不是刘辩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红楼]明初种田指南
风起明末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被贵妃配给太监当对食后
风起宁古塔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双靥
樱笋时
隆万盛世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