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三国归于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问完问题后,曹操觉得,他已经能够大致上猜到对方接下来会说的话了。
这位名为李清照的女子想来会说,是他终结了乱世,然后对他极尽阿谀奉承。
如果是一般人,听到有人这么夸奖自己,那肯定会无比开心。
但他可不是一般人。
如果这女子真的这么说,那他会将对方毫不犹疑地拿下!
抗蒙拐骗竟然骗到他的头上了!
但是,令曹操有些意外的是,名为李清照的女子缓缓地摇了摇头。
“并非是丞相终结了这乱世。
“嗯?”
听到这个出乎意料的回答,曹操先是一愣,随后他脸上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神色。
有意思。
这女子竟然说,不是他终结了这乱世。
试问,除了他,当今天下,还有谁有能力终结这乱世。
蓦然,曹操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耿耿于怀的人影。
“既然你说将来终结乱世的不是我,那难不成是刘备!”
曹操眼神一凝,语气冰冷地说道。
对如今的他而言,放眼整个天下,能够作他对手之人仅有一人,那便是刘备。
当年,煮酒论英雄时,他就明确地知道这一点。
但是,他当时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那时的他太过轻视刘备,以为刘备害怕打雷,竟然放任刘备离去。
原本刘备如同笼中鸟,网中鱼,而他放虎归山的行径无异于让刘备鸟上青天,鱼入大海,再也不受笼网的羁绊了。
事实上,就和他想的那样,离开他之后的刘备,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占领徐州,以“衣带诏”为名公开反他,动摇他的根基。
联合袁绍,南北夹击他。
孙刘联盟,大败他于赤壁。
可以说,他几乎所有不顺心的事情,都与刘备有关。
而就在昨日,铜雀台的宴会上,东吴使臣华歆(xīn)又带来了一则消息。
如今荆州九郡已大半落入刘备之手。
换而言之,现在的刘备也拥有了问鼎天下的资格。
如果,眼前的这位女子真的说出是刘备终结了这乱世......
虽不可信,但也证明了该女子确实有独到的见解。
不过,曹操等到的,依然是李清照的摇头。
“丞相,也不是刘备。”
这下子,即使是曹操,也面露疑惑之色。
不是他,不是刘备,难道是孙权?
虽然如今的孙权占据着两州之地,但那又如何。
他连孙权的兄长孙策都看不上,就更别提烂泥扶不上墙的孙权了。
就在前不久,刚刚经历了赤壁之战的孙权自信心爆棚,竟然率军十万亲征,想要拿下合肥。
结果,这十万人竟被张辽仅仅八百人就击溃了。
像孙权这样的人物,将来能够一扫天下,他是一万个不信。
“那可是孙权终结乱世?”
虽然曹操不信孙权的实力,但这并不妨碍他打听一番。
如果名为李清照的女子说是孙权一统天下,那不用说,她肯定是哗众取宠之辈。
片刻后,曹操又得到了一个让他始料未及的消息。
“也并非孙权。”
这下子,曹操的眉毛都快要拧成一团了。
不是他,不是刘备,不是孙权。
那还能是谁?
难不成是益州刘璋,亦或者是西凉马腾韩遂?
......
益州刘璋,虽为刘氏宗室,但不过是条守门之犬,守着他那一亩三分地。
西凉马腾韩遂,皆是碌碌小人,不足挂齿。
说这些人能够终结乱世......
简直可笑。
紧皱眉头的曹操,将目光落在了李清照的身上。
他发现,这位女子还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这就让曹操有些费解了。
这位名为李清照的女子如此淡定,是觉得自己不会对她动手,还是她另有所依仗。
考虑片刻,曹操并未在此事上纠结太久。
因为,他还有着更重要的事。
“既然如此,那你倒是说说看,是谁终结了这乱世?”
曹操想看看,这位名为李清照的女子,会给他怎样一个答案。
“最终,各方势力都归于晋,而这晋的建立......”
“等等,你刚刚说什么,于禁?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于禁乃是我帐下一员大将,跟随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如今已有近二十载,他必不可能行如此之事。”
曹操斩钉截铁地驳斥道。
一方面,他对自己观人的本事,有着绝对的信心。
自初平三年(192),于禁跟随他后,便屡立战功,一路走来,可谓是劳苦功高。
如果于禁有反心,那不是说明他的眼光有问题?
另一方面,就算于禁真的有问题,他也不可能直接派人将于禁拿下。
女子所说的话仅为一家之言,算不得数。
如果仅仅如此,就派人将于禁拿下,此举无疑会动摇人心。
万一女子是刘备或者孙权派来的奸细,想要以此除去他手中的一员大将,那岂不是闹出天大的笑话。
与曹操的心思缜密不同,听到于禁将来的所作所为后,夏侯?忙将身子凑至曹操身边。
“丞相,要不要将于禁拿下?”
曹操摇了摇头,紧接着朗声道。
“来人,将这三人拿下。”
在曹操言辞激烈地想要拿下李清照一行人时,他也留了一个心眼。
有道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再将这几人除去后,他要派人好好盯着于禁,以防他真的有异心。
随着曹操的命令下达,片刻的功夫后,院门外就涌进了一群甲士,将李清照一行团团围绕在中间。
“我看谁敢动手!”
朱高煦一声爆喝,一根长长的根状物从他的袖口伸出。
在来到东汉之前,朱高煦特意向张泊询问过,后世有没有方便携带的兵器。
张泊在搜索一番后,给兄弟两人购买了两只可伸缩的甩棍。
甩棍处在收缩状态下,仅有二十厘米左右,藏在袖口中那是绰绰有余。
而它一旦展开,就有六七十厘米。
虽然较之长剑略短一些,但是胜在携带方便。
并且,因为甩棍是合金钢的材质,所以坚硬程度也远超东汉末年的兵器。
这就使得即使兄弟两人被甲士重重包围,也丝毫不怵,甚至还想和甲士碰上一碰。
看着朱高煦与朱高燧不知从哪掏出两根冒着寒光的棍子,手持长剑的夏侯?直接向前跨出一步,拦在了曹操的身前。
一时间,场上陷入到一片剑拔弩张的氛围当中。
面对着一触即发的态势,李清照神色不变,语气平静地说道。
“丞相,妾刚刚所说的并不是于禁,而是晋,先秦时期晋国的晋。
之所以没有直接告知丞相是谁终结乱世,是因为晋终结乱世,不是一人之功,而是祖孙三代之功。”
“不是于禁?而是晋?”
对于此事,曹操将信将疑。
不过,随着曹操的目光紧盯李清照,他也不由得啧啧称奇。
面对被士卒重重包围的境况,这位名为李清照的女子依然神色不惧。
可以说,他还从未见过此等奇女子。
曹操对李清照的评价再度高了几分。
同一时间,曹操的目光落在了朱高煦朱高燧两人手中的甩棍上。
“在继续交谈之前,你们是否应该放下手中的兵器?”
“李小娘子......”
朱高煦向着身前的李清照征询道。
“高旭高燧,放下吧,待会如果情况有变,直接动身。
此行,我们也算是尽人事了。”
听着李清照与朱高煦朱高燧的交谈声,曹操一头雾水。
对方竟然说直接动身,这是根本没有将他放在眼里啊。
还有尽人事又是什么意思?
得到李清照的嘱托,兄弟两人将手中的甩棍扔下。
夏侯?来到朱高煦一行的身前,捡起地上的甩棍,将之交给了曹操。
曹操拿着甩棍,眉头微皱。
这玩意......有些像锏,但是又与锏有很大的不同。
想了几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曹操再度抬头,朝着一众甲士挥了挥手。
刚刚名为李清照的女子说的话,确实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想听听看,对方会如何解释接下来的事。
待甲士们退出院子,曹操盯着李清照,徐徐说道。
“不知建立晋的祖孙三人是谁?”
“回丞相,是司马懿祖孙三人。”
“司马懿!”
在得知是司马懿后,曹操的脸上并未像先前得知于禁那般有着很明显的反应。
而是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就仿佛早有预料一般。
场上一时陷入到了诡异的寂静中。
司马懿......竟然会是司马懿......
曹操的脑海中,不停地盘悬着这么一个念头。
说实话,当他得知是司马懿时,有些意外,但是紧接着,他就迅速坦然接受了这一切。
因为他在招揽司马懿时,发现司马懿鹰视狼顾。
此乃不祥之兆。
而且,这段时间,司马懿隐隐透露出雄心壮志,也预示着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之人。
不过,他虽然怀疑,但并未有所动作。
加之二子曹丕帮司马懿说话,以及司马懿本身勤于职守,废寝忘食,所以他也就对司马懿放心了。
结果,他却在今日听到,司马懿建立晋的消息。
想到这,曹操再度将目光聚焦到了李清照的身上。
他没想到,这位名为李清照的女子,竟然也发现了司马懿不对劲的地方。
“不妨进屋详谈?”
一盏茶的时间后,众人坐定,酒水准备妥当。
曹操也将他准备好的问题提了出来。
“关于刚刚所提到的晋以及司马懿之事,还请详细说说。”
与先前相比,曹操此时的语气倒是温和了很多。
“这一切,得从曹魏开始说起。
“曹魏......”
曹操自言自语了一声。
曹他能够理解,就是他的姓氏。
但是魏......
“按照原本的发展,三年后,丞相你被封为魏公,加九锡,六年后,被封为魏王。”
“魏公?魏王?"
曹操瞬间就明白了曹魏中魏的意思。
就如同汉朝的太祖高皇帝在登基之前为汉王,因此成立的朝代为汉朝。
那他为魏王,如果成立朝代,理所当然为魏国。
但是,因为先秦时期就有魏国的存在,想来是与先秦时期的魏国以示区分,这才以曹魏称之。
难道,他将来称帝了?
倏然间,曹操瞬间清醒了过来。
他竟然理所当然地顺着对方所言往下想,而忽视了目前所谈论的一切都没有丝毫的根据。
清醒过来的曹操将脑中多余的想法排空,继续听李清照的讲述。
“在丞相你被封为魏王后,称帝的条件已然具备,但是直到身死,丞相你也并未称帝。”
即使是曹操,脸上也不免有所动容。
他惊叹于这位名为李清照的女子,竟然如此平静地诉说着他称帝一事。
惊叹过后,曹操的心中升起了一股别样的情绪。
不知为何,在听到将来的自己并未称帝后,他的心中升起了一股如释重负之感。
at 14......
他就算身死,也是想以汉臣的身份死亡,而不是谋朝篡位之人。
“在你死后,你子曹丕继承了你的丞相,魏王之位,并在数月后正式称帝,建立曹魏。
“丕儿吗?”
曹操轻声念叨了一声。
如今的他,还在犹豫选不儿还是植儿,而从这位李清照的言语中,他似乎是选择了丕儿。
忽地,曹操再度清醒了过来。
53......
这位名为李清照的女子说得像真的一样,这使得他又不自觉地往下想了。
这可不行!
说不定这是对方在干扰他的立嗣决定。
曹操晃了晃脑袋,努力使自己脱离那种状态。
“自此以后,曹魏便正式开始了顺位继承,曹丕将皇位传给其子曹?……………”
JL......
曹操敲击着面前的案几,脑中浮现出一个五六岁孩童的样貌。
身为丕儿的嫡长子,传位给儿倒并无问题。
“曹?因为无子,将皇位传给曹彰之孙曹芳,而就是在曹芳任上,发生了问题。
当时,曹?选择了两位顾命大臣,分别是曹爽与司马懿。”
来了!司马懿!
原本佝偻着身形的曹操瞬间坐直了身子,屏息凝神地听着李清照接下来的讲述。
如今的曹操,还是并未相信李清照的话语,他仅仅是将这一切,当做一个故事来听。
“不知这曹爽是谁后人?”
“其是曹真之子。”
曹真?
曹操的脑中,浮现出一位二十岁左右,颇为健壮的男子身影。
曹真幼年丧父,被他收养,所以曹真也算是他的儿子。
而曹爽,相当于他的孙子。
缕清人物关系后,曹操忽地意识到一件事。
“你是说,司马懿活到了我孙曹?身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边军悍卒
三国:我不是刘辩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红楼]明初种田指南
风起明末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被贵妃配给太监当对食后
风起宁古塔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双靥
樱笋时
隆万盛世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