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1章 81年它走了,我很怀念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月7号,天气晴,起风了,有点小冷。



夏天、大春、马小军三人,坐在一辆老式轿车中,在燕京火车站外等待着。



这辆老轿车是马小军专门找人借来充场面的,只有一上午的使用权~



马小军不顾寒冷摇下车窗——这时候都是手摇升降的车窗。



他点了一根烟,看着车站外的人来人往。



诶呀,借来车了可不得装一装嘛!



这时候汽车数量很少的,甚至在故宫门前摆一辆汽车,拍照片收钱,一张五毛给你寄回家!



也不知道是谁这么有商业头脑!



“怎么还没出来啊?”大春伸着脖子来回的扫视。



“着什么急?他还能丢了啊?!”马小军弹了弹烟灰,觉得自己很潇洒。



这小子上了大学,确实长开了,脸开始硬朗起来了。头发也留长了!



大春:“我是着急回家看电视!”



“来了!”夏天道。



“哪呢哪呢?”大春问道。



而夏天已经开门下车了。



“这边!”他叫了一声,快步上前,接过叶靖手里的行李包。



好家伙,两年过去,变化不小啊!



过去那种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劲儿,现在看不到了。至少不会从表情上看到了。



脸上棱角分明,也黑了很多。表情沉熟稳重了很多,看样子是锻炼着了。



几个人在火车站外头又搂又抱,又锤又拍的!



很快,上车,回家!



路上马小军问叶靖:“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我还以为好些年都看不到你了呢!”



“嗨!”叶靖吐了一口烟,“我跟你们说,你们别外传啊。上头有新动作……等着吧,他们在部队也待不长。”



夏天隐约猜到是什么事了。



路上叶靖还吹牛逼呢,说自己拿了一个三等功!



“真的假的啊!”马小军那单眼皮的小眼睛都瞪大了。



叶靖看了一眼夏天:“你该不会以为,只有卓越一个人锻炼了吧?我可没落下啊!”



“我,军区大比武第二名!你以为呢?!”



这要多亏夏天了~



回去先把叶靖送家里去,先见父母,虽然他爹工作忙没在家,但母亲还是要见的。



第二天和燕京的这些朋友都聚了聚,喝了一顿。



转了两天之后,他带着文件去上班了……



毕竟是有出身的,捞了一个铁饭碗——在某机关看报喝茶,清闲得很。



又过了两天,几个朋友聚会的时候,叶靖提起一事:“哎,你们说,这什么福的是怎么回事啊?!”



米兰道:“那叫托福考试。”



“干什么的?”马小军问。



“就是英语考试,听说读写什么的,考过了你就可以申请留学了。”米兰嗑着瓜子,对这事并不在意。



实际上,在场的人基本都不太在意。



这是咱们首次举办托福考试,燕魔羊(北上广)一共三个考点。



报名费19美元,第一次参加托福考试的有732人。



据说也是咱们第一次使用答题卡,第一次考听力……



万事都有第一次,自此之后,这托福算是火了。之后每一年出国的人数是与日俱增。



而英语也开始热门起来了。



后来为了方便国人学英语,央台从BBC引进的情景会话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Follow me)》,一开播就火遍中国。



还没取得版权的《新概念英语》也成为年轻人争相借阅的“圣经”。



马小军问夏天:“哎,夏天,你不是去过美国吗?那边到底怎么样啊?”



所有人都挺好奇的,毕竟现在都在传那边怎么怎么发达,怎么怎么好……



夏天想了想,笑了:“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美国,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就送他去美国,那里是地狱……”



夏天拿起茶壶,给每个人倒茶:“总有一天你们都会去看看的,但我确信你们还是会回来。因为不管好坏,那是美国人的美国,不是我们的……”



整个月没什么事,到了月末,电视里有了新节目了。



央台的《动物世界》栏目开播~



当那个旋律响起时,你的脑海之中立刻出现:



大象河马狮子、老虎角马群~



猎豹在奔跑、袋鼠在打架~



然后就是紧爷那富有磁性的低沉声音:“春天来啦,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们繁殖的季节~”



这个音乐叫做《just blue》,是法国电子乐乐队space的作品。



他们这张唱片被带到了毛熊空间站上播放,所以搞不好这首《just blue》外星人都听过~



……



这一年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比如程琳的专辑《小螺号》。



比如5月25日刊登于《燕京音乐报》,后被选入义务教育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儿歌《小白船》。



《小白船》原名《半月》,创作于1924年,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爱的朝鲜童谣,由朝鲜作曲家尹克荣作词、作曲。50年被译为中文。



《小白船》是由作者写给姐姐,悼念去世的姐夫的……在半岛一般都当做安魂曲使用。



但在咱们这,都当是摇篮曲(哭笑不得)。



除此之外,王洁实和谢莉斯的第一张专辑《何日才相会》磁带,竟然卖出了500万盒!



看得出来,文化领域开始发力了~



除了音乐,在动画上,国内也出产了很多优秀作品。



上美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的《九色鹿》。



根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的《三个和尚》。



根据民间童话“猴子捞月“改编的《猴子捞月》。



根据传统成语改编的剪纸动画《南郭先生》。



根据《聊斋志异》故事改编的木偶动画《崂山道士》……



除此之外,央台还播出了一部日本动画片《森林大帝》又称《小狮王》。



《森林大帝》是手冢治虫的漫画作品,创作于1950-1954年。



日本富士电视台在1965年首次动画化——这是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片。



后来有人觉得好莱坞的《狮子王》在创意上借鉴了这个。



不过这部52集的动画长片最后只播了26集就被腰斩了,因为央台就只买了一半……



不管怎么说,这部因为电视普及率而造成更大影响的日本动画,让中国人见识到了美影厂之外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而在电影方面,由长影厂出品的《杜十娘》,主演潘虹。



由严顺开主演的电影《阿Q正传》——演得真好啊!



阿贵虽然没有老婆,但他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在明年这部片子会入围戛纳电影节,是中国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第一部电影。



还有北影厂出品,刘小庆主演的悬疑惊险动作片《神秘的大佛》。



这个时期的电影尺度非常“宽广”,号称“文上床武上房”,还有很多“怪力乱神”。



也有人敢在81年的《大众电影》上吼:《立电影F,杜绝横加干涉!》呼吁中国电影分级立F~



让夏天看了都觉得神奇!



毕竟之后四十年,也没能立上……不立就有无限权力!



而在这一年,《大众电影》杂志的单期最高发行量达到了960万册。



这其中,《大众电影》独具特色的女演员封面照功不可没。



反正夏天每一期都买两本,一本看一本收藏!



……



在这一年,还有一个事发生。



那就是央台引进了日本拍的《西游记》……怎么说呢?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观众们反响极为强烈,纷纷来信批评——这他么的拍的什么玩意,尼日马退钱!



就是那种日式无厘头轻喜剧——戴着假头套的涩气女唐三藏,河童沙悟净,猴哥变成丑猴王,男观音女如来,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成了夫妻……



当时大春还问夏天呢:“这个孙悟空的演员,就是黑人吧?”



大春还没见过黑人呢,但明显这日本演员不是黑人。但他是真黑啊!



好像是后来流行的“日焼”,这个词还是夏天从一些网站的关键词中知道的……



唐僧哭着喊着要跟妖怪结婚,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晕了,然后被猪八戒跳大神救醒了!



各种改编和笑料,可把国人气坏了——糟蹋我们四大名著啊!



这个时候的咱们,哪里能接受得了这种风格啊?!



然后就停播了。



停播只是一个开始,演艺界就憋着一股劲,尤其是央台——现在的央台还是很有担当和能力的。



理所当然的就琢磨着,拍摄我们自己的《西游记》。



这种事情,你不拍人家往死拍,用不了多少年,不少人就觉得那东西是人家的了。



这版日本《西游》可是翻译成英语,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播出过。



到时候人家外国人一句:“《西游记》不是日本的吗?”



你说你难不难受?解释都不好解释。



就好像是偷国偷文化一样,谎言说一千遍那种。



跟偷国比,小日子更有耐性,做事也不声张,潜移默化的搞!



所以,这是一种文化斗争!不能退缩的!



其实在79年,导演王福林就曾提议拍名著!



他是国内第一个拍电视连续剧的,就是那个《敌营十八年》。



他有这个想法一点都不奇怪。



哦对了,今年那个买了五百万盒磁带的专辑,那首《何日才相会》的作词,就是王福林王导~



而这次的日版《西游记》,算是把大家的怒气激发了——不能让小日子这么糟蹋咱们自己的名著。



于是就有了王福林和副台兼文艺部主任的对话。



当时当洪台问:“明年打算拍什么?”



王导说:“拍四大名著!”



洪又问:“如果让你拍,你会选哪一部?”



王想了想:“《红楼梦》吧!”



他是这么想的:因为《红楼》这是个文戏,室内就能拍,比另外三部都容易。



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



西游鬼怪神仙的,那些法术也没法拍啊!



三国那是古装战争片,那得多少人多少钱啊?



水浒也一样,场面太大,人物太多。



于是,他觉得红楼简单。



这可想差了……并列为四大名著,自然有它的道理。



它不在其他的地方占优势,而是在内涵和细微之处无与伦比,这是最难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



画面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直观。但在某些隐晦莫名的方面,文字有他独有的优势。



想把这种感觉转换成画面,那绝不容易!



因为王导接下来《红楼梦》,所以在11月的文艺部组长会上,洪台宣布了由导演王福林拍摄《红楼梦》的决定。



而在会议结束后,洪台就叫住了部里分管戏曲工作的杨婕导演。



他问杨婕:“杨婕,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这个时候杨导已经递交请调戏剧组的报告三个月了,但一直没批。



她是想拍《红楼》的,她很爱那个。但被王导抢先了!



杨导看了日版西游记后本来就火大,觉得被糟蹋了好东西。



此时问她敢不敢拍《西游》,杨导几乎脱口而出:“有钱就敢,为什么不敢!”



洪台当即拍板:“好!局D委决定,由杨婕同志你来拍《西游记》!”



所以朋友们,以后和领导说话长点心眼,别被激将喽~



王福林王导确认接手《红楼梦》后,也没干直接上手。他是那种稳健性选手。



他光窝在招待所里研读《红楼梦》原著,就耗时整整一年。



这越看心越凉——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啊!反而太难了!



想要将原著的精神和内核用电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几乎无法做到啊!



而且原著只有前八十回,后边怎么办?



用市面上那些续本?那些红学家能干吗?!



而比王导还大两岁,已经52岁的杨婕杨导,可谓是雷厉风行!



几天之后就已经开始筹备前期工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重回1982小渔村
让你代管废材班,怎么成武神殿了
权力巅峰
我死后,妻子浪翻了
阴影帝国
洛杉矶之狼
重生从1993开始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重生开个网吧,成了IT界公敌?
重生:开局逮到高冷校花超市偷窃
秘诡世界:我靠谎言成神
半岛小行星
人生副本游戏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